在当今时代浪潮奔涌向前之际,青年一代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而读懂中国、把握时代脉搏是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我院关工委组织开展《2025 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春季学生骨干培训暨青马班小组学习与讨论》系列活动,以“读懂中国”为核心主题,为学院骨干与青马班学员搭建起认知祖国、感悟发展的桥梁。通过集体观看节目、小组研讨等形式,学员们不仅能深刻领悟中国的历史底蕴与时代精神,更能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奋进力量,为学员们成长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材料学科人才筑牢了坚实的思想根基。
同学们自主观看节目,在光影与文字间探寻中国的历史底蕴与时代密码。
“王忠祥以烈士遗孤之身,用半生延续红色血脉。变卖房产建红色小院,三轮车载216块展板走遍百校千村,让‘四史’教育扎根乡土。身患尿毒症仍骑行5000公里,为154名开封战役烈士寻回姓名,使无名忠魂重归故里。他在透析间隙创办家风长廊,带病宣讲460余场,点燃300志愿者传承星火。从‘流动课堂’到‘最美五老’,他以病躯托起精神丰碑,用生命诠释:传承不在宏愿,而在躬身拾起每一粒被遗忘的信仰火种。这份坚守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更照见平凡人铸就永恒的精神史诗。”
——2022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汪杰
八十六载春秋,三尺讲台凝成一部红色史诗。观看范圣予教授的专题展播,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精神图谱徐徐展开——从执掌马列教学部到深耕党史研究,从编修教材到培育英才,他将信仰熔铸成文字,用理论架起贯通时代的桥梁。退休后的二十余载,他督导教学、编撰教材的身影里,始终跃动着“为党育人”的赤子初心。
这位西北教育界的“燃灯者”,用十二部专著垒起思想高地,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在黄土高原上生根抽芽。他捧出的不仅是省部级奖章,更是一个甲子的坚守:当理论课化作青春灯塔,当白发与红烛辉映,我们终于读懂何为“大先生”的永恒春天。
——2023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沈佳缙
通过节目,庄表中教授这位老学者的人生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令人感触颇深。数十载春秋,他扎根力学教育科研一线,将毕生心血化作培育桃李的甘霖。为让晦涩难懂的力学知识 “活” 起来,他化身 “科学魔术师”,用精妙的演示将抽象公式变为直观的奇妙现象,在学生心中播撒求知的火种;学术领域,他以创新思维勇攀高峰,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面对企业生产难题,他又化身 “技术攻坚者”,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 “金钥匙”。从无到有筹建实验室的过程中,他亲自规划布局、调试设备,只为给学生搭建更优质的实践平台。
庄表中教授用行动诠释了何为教育者的赤子之心、科研人的使命担当以及学以致用的务实精神。他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新一代青年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以青春之力投身强国建设,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2023级材料材料与工程 李霞
而后同学们相聚于活动室,在思想的碰撞中,激荡出对祖国更深的热爱与认同。
2023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朱辰卉同学在交流会中分享道:“病而不休树标杆,老骥伏枥育新人。观看了唐尧的故事,我深受触动。唐尧虽已退休,却依旧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积极投身育人工作。他身患三种癌症,却仍站在义诊前沿。病痛并未阻挡他的脚步,反而坚定了他前行的步伐。他不辞辛劳,募集资金达20万余元,助力百余名学子圆梦学业,为孩子们改写命运。他牵头组建义诊团队,带领老教师和学生骨干,不辞辛苦地深入江苏省30余个乡镇社区,累计服务群众万余人。他宛如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需要帮助的人照亮前行的道路;又似一股暖流,在寒冷中给予人们温暖和力量。”
版权所有: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邮编: 350108 电话:0591-22866539
CopyRight 2011-2021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