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同学调整心理状态、提升反诈安全意识、树立正确宗教观、厚植爱国情怀,实现个人素养与思想觉悟的同步提升,9月26日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级可持续能源2班联合福州大学红帆先锋班,在西2-204举办了“赓续抗战魂,英勇铸盾;防范时代险,知行聚力”主题班会。本次班会有幸邀请到学院党委沈庆斌副书记、班主任胡策军老师、辅导员陈小玲、黄靓雯老师以及四位红帆先锋班成员出席会议。

呵护心灵晴空,共赴青春向阳路
心理委员许嘉豪首先为同学们播放了轻松解压的短视频。他围绕生活中常见的负面情绪展开分享,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在和同学们的互动交流中,他还提出一系列适合同学们的情绪调节方法,如加强自我肯定、及时适当疏导、调整生理作息等。

在此议程的最后,全体同学将自己的烦恼写进手折的纸飞机中,放飞了自己的烦恼。这次心理教育恰似一座“心灵补给站”,为同学们补给情绪管理的智慧与积极心态的能量。大家不仅深化了对自我的认知,更掌握了心态调适的良方。期待同学们能将这份滋养转化为行动,既呵护自己的内心,也关照同伴的成长,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并肩前行。
慧眼识骗筑防线,守好青春“钱袋子”
安全委员兼生活委员王炘妍聚焦生活中高发的骗局,围绕“三不一多”核心防骗原则展开分享,呼吁同学们重视个人信息保护、网络交易安全,并建立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班级三位同学通过情景演绎,以“校园贷款”为切入点,真实生动地还原了常见电信诈骗套路,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了被诈骗的第一视角。
通过此次学习,同学们深刻掌握了识别诈骗的技巧。而这份技巧将会成为同学们警醒身边的同学和家人、共同筑牢反诈骗的“安全防线”的重要武器。
明辨宗教是非,筑牢青春安全墙
组织委员池善涵首先阐释了宗教的核心内涵,随后围绕“两个不得”、“五个严禁”核心要求展开讲解,结合案例深入介绍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法律基础与宗教法规的重要意义。通过剖析违反宗教法规的具体后果,他号召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学习政策法规,自觉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文化渗透活动 。
此次宗教法规教育让同学们对宗教相关知识和国家政策形成了清晰且理性的认识,更加坚定了“用科学眼光看世界”的信念。无论是解释自然现象还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都应依靠科学知识而非宗教迷信,同时以理性态度尊重他人的合法信仰,坚守科学底线,争做明辨是非的新时代大学生 。
赓续抗日精神血脉,践行青春时代担当
首先,由福州大学红帆先锋班成员郑骁捷深情讲述“村口五棵松英雄树”的真实故事。舒缓的音乐、顿挫的腔调、真实的故事,在场听众无不为之动容,伟大的抗战精神也随之深深镌刻在每个人心中。
种树人罗喜昌、罗贵昌、罗福昌、罗禄昌、罗寿昌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每个人的心。在思政微课的最后,郑骁捷引用习近平总书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的重要论述,号召同学们吃水不忘挖井人,传承先辈遗志,以砥砺奋进的姿态勇担使命,深入学习新思想,用青春之力为建设美丽新中国贡献力量。
接着,班长陈衎睿为同学们播放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短视频。她将抗日精神的“灵魂内核”、“尊严底线”、“实践载体”、“动力源泉”四大维度,分别对应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四个方面展开讲解。为使这些精神内涵可感可触,她巧妙结合了班级参观福建省革命纪念馆的集体记忆,让理论在实景感受中落地生根。
而这段参观经历,正是对四种精神维度最生动的诠释。同学们走进抗日战争展区,在实物、战役地图、复原场景等展品间驻足参观;走进八闽开国将军长廊,见证83位闽籍开国将军的英雄事迹;在留言栏提笔落墨,以文字追忆抗战先烈的牺牲与奉献。
借助 “参观历史文物+倾听专业讲解+亲身实践感悟” 的形式,同学们不仅实现了对红色足迹的追寻、对革命薪火的传承,更在心中厚植起对英雄的敬意,沉淀下深刻而真切的感悟。

活动感悟
“当我踏入革命纪念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时空,与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撞了个满怀。馆内陈列的每一件展品,都在静静诉说着动人的过往:锈迹斑斑的砍刀上,仍凝聚着硝烟的余温,仿佛一触就能感知到当年战斗的激烈;黑白照片中,革命先烈年轻却坚毅的脸庞,让我真切读懂了‘信仰’二字的千钧分量。”
——2024级可持续能源2班何子翔
“走出纪念馆,阳光落满肩头,一个念头在我心中愈发清晰:今天的和平生活何其珍贵。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希望,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守护。身为新时代大学生,我深知不能只停留在 ‘感动’,更要将这份敬意熔铸为行动 —— 我会恪守‘陶冶品质,淬砺刚强’的院训:课上专注听讲,课后潜心钻研,以知识筑牢根基,未来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不负先烈们的热血牺牲与殷切期望。”
——2024级可持续能源2班张博淳
最后,四位红帆先锋班成员依次上台,分享了暑期联合全国多所高校走访闽西的实践感悟。他们漫步田间地头,穿梭濛濛细雨,在弹痕累累的战壕边吟诵诗词,于红色地标前追思伟人足迹。新一代福大青年不仅从课本中学习历史,更在纪念馆的文物间、革命堡垒的残垣下、战地壕沟的遗迹里,亲眼见证先辈书写的壮丽史诗,真切感受洒在闽西红土地上的满腔热血。
凝思悟初心,聚力启新程
班会尾声,沈庆斌副书记以及班主任胡策军老师分别就本次班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宝贵意见。
沈庆斌副书记对班会内容编排给予肯定,并强调: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实践教育的深化对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成长成才意义重大。他呼吁,学习抗战精神绝不能停留在“为学而学”,而应将所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始终坚守爱国情怀、砥砺民族气节、弘扬英雄气概、筑牢必胜信念,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
沈副书记指出,爱国者必爱家、爱集体。他殷切希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学子能够秉承先辈们的英雄气概与民族气节,面对黑恶势力敢于挺身说“不”,主动践行见义勇为的使命,以实际行动捍卫集体荣誉与共同利益,以“小我”成就“大我”。

班主任胡策军老师指出,心理健康、电信防诈、宗教安全三者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他十分欣慰看到同学们搬入新校区后的饱满精神面貌。同时,胡策军老师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呼吁同学们时刻关注身心健康与安全,保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坚决抵制宗教对自我意识的渗透。

本次围绕心理教育、反诈教育、宗教教育、抗战精神与实践教育开展的系列班会,为同学们的成长之路奠定了四块坚实的基石。它们共同构筑起认知与思想的稳固框架,让同学们收获颇丰——不仅填补了认知空白,更深刻懂得:成长路上,既要守护好自己的心理与财产安全,也要守住科学底线与爱国初心。

版权所有: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邮编: 350108 电话:0591-22866539
CopyRight 2011-2021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