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福州大学第十五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暨第十一届材料创新、设计及应用竞赛圆满结束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5-05-13
浏览量:

2025年4月26日上午,由福州大学教务处、研究生院主办,福州大学工作部(处)、福州大学团委协办,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福州大学第十五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暨第十一届材料创新、设计及应用竞赛决赛分别在材料楼404、嘉锡楼413顺利开展。

本次竞赛邀请了专业评委对项目进行评分,确保大赛的公平、公正。

参赛作品紧紧围绕节能减排和材料创新两大核心主题,展现了参赛团队们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在决赛展示环节,各团队通过PPT、实物模型以及视频介绍等多种方式,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作品的创新点、关键技术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答辩环节,评委老师们针对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和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提问,并给出了极具专业性和指导性的建议。

在赛后点评环节,评委老师们强调,创意与实际应用必须紧密结合。作品在追求节能减排和材料创新的同时,还需充分考虑生产与消费等实际环节,确保实用性和推广价值。评委老师用“新”“深”“广”三个字总结比赛,并鼓励本科生早进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

路演现场

活动合影

本次竞赛共有来自土木工程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先进制造学院、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等共计31支队伍参赛。经过专家评审,分别评出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一、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一)本科生组

获奖等级

项目名称

作者

指导老师

学院

一等奖

""成清--植物双擎絮凝剂

杨哲、范晓聪、王坤

陈飞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等奖

改性香蒲绒材料的设计及其在废油高效吸附中的应用研究

胡烨、叶晨曦、

黄粟、王清华

高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等奖

自清洁型MOF复合棉纤维的制备及其对医疗废水的高效净化研究应用设计

戴圣楷、丁佳婷、

彭文欣

高琰昕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三等奖

渔跃浮光——基于渔排微电网的智能储充技术

林语婧、曾宇琪、

陈禹丞、方舒仪、

刘瑞瑜

林琼斌

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

三等奖

氢净动力铈在必行--有序无序氧化铈结构调控与电催化活性研究

陈照田、林晶盈、陈志超、陈孝华

徐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研究生组

获奖等级

项目名称

作者

指导老师

学院

一等奖

砼源新材--基于多重活化技术的全废弃地聚物再生建材体系研发

康思享、周文烨、

瞿志航、凌磊明、

刘瑞丽

吴文达

先进制造学院

二等奖

海上浮式风机大缩比尺度模型实验装置

邱国俊、林嘉欢、

胡志鹏、谢栩飞

张俊、郑荣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三等奖

薄如蝉翼,快如骏马--超薄中间层聚酰胺纳滤膜精准构筑及高通量水处理

黄丹伟、朱艳、

谢鸿博、黄芷晴

杨霁航、陈飞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材料创新、设计及应用竞赛

(一)本科生组

获奖等级

项目名称

作者

指导老师

学院

一等奖

灵机--应用于生理信号监测的离子阻尼弹性体研发

王清华、温佳敏、

李霞、张洋、张陈玲

吕晓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等奖

立异--HACC-CO-PAM双网络水凝胶电解质赋能锌离子电池

杨璐源、林奕好、

邢湘玉、邢瑄桐、

余天行

杨程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三等奖

光斛凝辉--助力中药生长的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

阮子宁、沈佳缙、

苏喆圣、余晨浩、

朱欣怡

廖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三等奖

丰富边缘位点和1T金属相共筑的钒掺杂硫化钨锂硫电池夹层

谭捷仪、张靓、

肖杰、赖静、朱韵缇

陈奇俤、蔡道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研究生组


获奖等级

项目名称

作者

指导老师

学院

一等奖

光影密语:可编程光/氧双驱信息显影与动态加密

林雅兰、曾玉蓉、陈艺榭

庄赞勇、温永霖、于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等奖

钒链双构--锌离子电池异质插层正极材料

张洋、夏杨莹、赵文琦、范烜赫、王清华

吴明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三等奖

明确PbSnS2晶体结构并掺杂卤素提高热电性能

陈紫煊、郭卫平、徐师轲、陈帅良、华冲

罗中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至此,本次校内比赛已圆满落幕。希望晋级的选手能再接再厉,继续完善作品,为未来的竞赛做好充分准备。对于积极参赛的同学们,你们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不仅拓宽了视野,也提升了自我能力,值得肯定与赞扬。在备赛过程中,选手们得到了宝贵的锻炼,为创新创造氛围的培养贡献了力量,推动了社会与国家的进步发展。我们期望更多材料学子能够激发对科创赛事的兴趣,积极报名参与,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树立材料报国的远大志向,共同为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贡献力量。